電 話:19922276669
座 機:023-67865146
網 址:www.livechatnutten.com
郵 箱:dwhz@leadingcq.com
地 址:重慶市江北區慶云路6號國金中心T5棟12層
1980年,我國一項關于檔案工作的工作條例《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頒布,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通過,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檔案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盡管新中國的檔案法律的歷史只有短短幾十年,但是中國古代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也制定了許多關于檔案及檔案工作的法律規定。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從秦到明各個朝代有哪些有意思的檔案制度吧!
秦
檔案庫房管理制度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文書在國家日?;顒又械膽靡呀浭謴V泛。從睡虎地秦簡記載的內容看,在秦朝,檔案已經有了專門的保管場所——“書庫”,以律令形式明確規定了其管理制度,并有專職看管、巡查的人員。睡虎地秦簡《內史雜》中說:“毋敢以火入臧(藏)府、書府中?!睆娬{加強文書檔案庫房的防火、保衛、防盜工作,嚴禁藏府、書府與其他建筑物相連。
漢
文書立卷移交制度
完善的文書立卷歸檔制度是檔案管理的基礎,在漢朝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文書立卷歸檔制度。據《漢律摭遺》記載:“計文書斷于九月”?!逗鬂h書》也提到“郡國四時上月旦見錢谷簿,其逋未畢。各具別之。邊郡諸官請調度者,皆為報給,損多益寡,取相給足”。漢朝的上計(上計即“一年計會文書及功狀也”,“計會文書”和“功狀”,分別相當于今天的賦稅和財政收支賬目、人事檔案)每年九月歸檔立卷,正月移交至王朝中央。漢皇帝每年舉行正月朝會,并親自接受州、郡計書。此外,記載地方財政、金融狀況的錢谷簿必須每季向大司農上報和移交。
唐
文書檔案鑒定制度
檔案鑒定是檔案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檔案鑒定工作可不是現代才出現的新制度?!短坡墒枳h》中就記載:“文案不須常留者,每三年一揀除”。唐朝時期已經形成了檔案鑒定制度:把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常留和短留(三年)兩個級別,每三年進行一次鑒定和銷毀。同時還規定了常留檔案的具體種類,“凡文案,詔敕,奏案及考案,補官解官案,祥瑞,財物,婚田,良賤,市估案,如此之類常留”,并且對銷毀的檔案要記錄事目清單留檔。
宋
檔案立卷制度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千字文》,它可不僅僅是一本啟蒙讀物,在宋代的檔案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宋代出現了目前所知我國早、具體的檔案分類法——千文架閣法,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黃、宇、宙等個字排列前后為序,把公文編入相應的字序之中,卷內文件按時間順序排列,編寫頁次,題寫案卷標題、案卷提要及立卷時間。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檔案堆積一團、混亂不堪的狀況,也是我國古代檔案工作一大飛躍性發展。
明
檔案機構設置
明朝對檔案機構的建設比明以前歷代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重視?!爸锰煜轮T司架閣庫,以庋案贖,仍設吏掌之”?!爸梦遘姸级礁漳ニ?,掌管五軍文贖”。在南京后湖建立后湖黃冊庫收全國賦役檔案。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五軍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等中央機構都設立了架閣庫或照磨所專門掌管文書檔案的各種文書檔案工作。孝宗時在呈宮內建造專用來保管明王朝宮廷檔案的內閣大庫,嘉靖十三年,明統治者在城內仿照古代石室金匱建造了皇史宬,以妥善收藏皇族的玉牒,歷代呈帝實錄、圣訓等檔案。在省府州縣各級地方官府中,也都普遍設立了架閣庫。
總的來說,經過二千多年的豐富、發展與完善,封建社會的檔案法規由簡單到復雜,并逐漸涵蓋了檔案工作的各個領域。其中有很多寶藏值得我們今人去學習借鑒。